国内润滑油品牌的缺陷与不足
1、缺乏创新
创新是当今品牌争夺市场、拓展生存空间的有力武器。任何产品,不管它有多长的历史,它的过去多么突出,不管它有多著名,它的资本多么雄厚,如果它对市场变化和客户漠不关心,它迟早会失败。创新不仅要停留在产品推出层面,还要实现品牌的推广与配置。相对而言,国内润滑油品牌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产品一致性多年,创新少,同类产品差异化不够;包装风格陈旧,缺乏变化;品牌内涵和创意模糊,宣传创新不足。单调的品牌推广渠道等。
2、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不准确
品牌定位容易陷入“创名牌就是定位第一”或“定位不足”的误区。只有充分地掌握和运用定位理论,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发挥强大的作用。
品牌形象是消费者识别产品的重要标志。如果品牌形象不清楚,就会导致产品特征与消费者关注焦点的不一致。随着形象塑造的成功冲击和辐射,品牌将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,消费者将在众多的信息中感受到品牌的存在。国内润滑油的品牌定位过于模糊。例如,“关爱司机”和“关爱汽车”是定位宣传,这不够独特,因为这些特征几乎是所有润滑油品牌所追求的共同特征,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强烈影响。
3、缺少强有力的技术与服务支持
在科技开发方面,目前国有润滑油企业统一的规划与协调还嫌不足,研究开发优势不够明显,添加剂、配方等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存在差距,润滑油技术服务的力量比较薄弱。在高档润滑油上的市场开拓和科技开发力度不够,质量升级缓慢,与国外品牌的差距较大。我国润滑油总量中SE、CD级以上的高档油比例较低,尤其是SG、CF-4以上的高档油比例更低,无法在高档油市场上形成竞争实力。
国内润滑油企业在品牌竞争中,仍然经常靠广告、降价这些手段来参与市场竞争。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进入更高层次的服务与形象竞争范畴,把服务汉定位在维修服务上,缺少售前、售中、售后的完善配套系统服务。由干对市场与消费者研究不够,很难使消费者产生认同感;过于依赖广告投入,认为做品牌就是做广告,而不注重在产品质量、服务等方面的投入。
本文由模板油整理,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。